普鲁士虽然没有完全实现其在领土方面的愿望,但通过补偿形式,仍收获颇丰。在东部地区,它必须放弃第三次瓜分波兰时获得的大部分领土,只能得到但泽、托尔恩和波森。包括首都华沙在内的大部分地区组成了俄国控制下的“波兰王国”(Knigreich Polen) ;作为在东部地区损失的补偿,普鲁士在北部和西部的疆域面积有明显增长。在北部地区,它用汉诺威的劳恩堡换取了丹麦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前波美拉尼亚和吕根岛;在西部地区,它获得了特里尔、科隆、亚琛、威斯特伐利亚、于利希、贝格等地区,还得到了闵斯特和帕德博恩。由此在德意志西部地区构成了与易北河以东的本土分离的第二块普鲁士领土。此外,普鲁士还得到了包括维腾贝格、托尔郜和格尔利茨在内的萨克森北部地区,构成了新的萨克森省(Provinz Sachsen)。
普鲁士的新领土构成对其本身乃至整个德国都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其一,由于获得了莱茵兰的大片土地,普鲁士成为直接与法国相邻的德意志邦国。英国支持普鲁士增加其在西部的疆土,目的就是为了让普鲁士抗衡法国。其二,领土分成东西两块的这种不利格局使得普鲁士无法“满足于”现状,它必然会要求将两者合并连接起来。其三,随着在德意志西部的领土的增长,普鲁士这一边陲蛮邦更加“德意志化”,为其日后进一步影响德意志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著名历史学家托马斯·尼佩代(Thomas Nipperdey,1927—1992)认为,“普鲁士在莱茵河附近的加强是德意志历史最重要的事实之一,是1866年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