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和议的召开,对段祺瑞和皖系来说,是政治上的又一次挫败。但潮流所趋,加上国内国际的压力,段祺瑞不便公开反对,同时由于吴佩孚在前线“倒戈”,战事已进行不下去了。段祺瑞也想借和议之机喘息一下,一切留待参战军训练好后再作筹划。不过,对徐世昌、直系和西南军阀的暗中活动,他很警惕。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在和议中不受损害,他采取了一个关键的措施,即在北方代表中安插了不少安福系的人。首批代表中,总代表朱启钤为徐世昌所派,直系占二人,皖系占二人,其余五名皆为安福系或附属于安福系的,由吴鼎昌为首,暗中左右,听命于段祺瑞的指挥。
北方代表各自为政,南方代表更为复杂。当时广州军政府有七个总裁,代表着各派系的利益,此外,广东、福建、贵州、四川、陕西、湖南六省的地方势力又各成系统。代表由每省推派,各为其主,无法统辖。
为了对抗直桂联盟,段祺瑞和皖系中的一些人都觉得有必要联络孙中山,与国民党结成同盟。他们认为皖系和国民党有共同的敌人,在这一问题上是可以合作的。因此,在和会期间,段祺瑞先后两次派吴鼎昌和王揖堂去拜会孙中山。这是皖系联合孙中山的第一次试探,但由于孙中山坚持以恢复国会为先决条件,这次试探没有得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