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丞,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幼年患有天花,容貌因此被毁。1928年发表诗歌《雨巷》震动文坛,获得“雨巷诗人”的美誉。抗战爆发后不久,诗人全家去了香港,诗人一边做抗日宣传工作,一边主编文学杂志。1941年被捕入狱,因此致病。1950年于北京逝世。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及译著等留世。
《雨巷》写于1927年的夏天,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其时革命失败的阴云笼罩着中国大地,诗人只能在惶惶之中看着理想和现实的极端背离;当时,诗人居住在好友施蛰存的家中,他深爱着施的妹妹,却得不到对方任何的回应。压抑的外部环境和沉郁的内部心境的交互影响,使诗人唱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