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据说出身史官,《汉书·艺文志》称“道家者流”出于古之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这些说法虽难以证实,不过《老子》思想确实渗透着一种深邃的历史感。“道”之化生万物的过程,便是一个逻辑展开的历史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92],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到动荡不宁的人类社会,整个世界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而任何变化都处于对立面的转化过程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就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而正是这种深邃历史感的反观,令现实的人类社会显示出令人诧异的荒谬性。“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93]天道运行犹如拉弓射箭,会根据目标的高低、远近调整箭的位置、劲力的大小。天道减损有余的,弥补不足的,故在天道的作用下,万物总是保持着平衡、和谐,而人类社会则往往是盘剥本已不足者,去供奉那些早已富足有余的人,因而人类社会充斥着饥荒、战争、夭殇、败亡等无尽的问题。